横东建设|拥有数十位项目经理的工程企业,如何精益管控多项目?
客户背景横东建设成立于 2012 年,立足陕西并拓展全省业务,设榆林、延安、西安三家直属分公司。现有在职员工 180 余人,含初级职称以上 80 人、项目经理 45 人,配备百余台(件)机械设备,团队与硬件实力扎实。公司手握四项专利,涵盖公路、金属焊接装置、辅助焊接装置、高纤维焊条制造等领域。主营业务广泛,包括压力管道安装、电力承装(修、试)、建筑施工总承包、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、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等众多资质类别。2020-2022 年签订项目 210 个,累计合同额超 7.31 亿元,项目履约率 95% 以上。
公司架构科学,管理体系完善,已通过全国行业认证五年,2020 年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,钉钉行业评分长期 930 分以上、达 V6 级管理指数。2021 年投 2000 万元成立克莱铭节能科技,研发建筑节能产品,推动 “工程建设 + 制造” 转型,始终以工程质量、建筑安全及业主满意为核心发展。
客户感言横东建设 CEO :陈铖
之前我们数十位项目经理各管一摊,数据散在 Excel、微信群里,要摸清项目收支得催报表,还怕漏信息,甚至有 “先施工后补审批” 的风险。引入斗栱云系统后,现在打开系统就能实时看所有项目财务、进度,付款审批从 2 天缩到半小时,合同、检查记录也能永久归档。现在管理省劲,还能及时控风险,总算把项目管成了“明白账”!
背景:项目经理队伍壮大后,工程企业面临的管理难点工程企业拥有有数十位项目经理时,意味着需同步推进数十个分散在不同区域、涉及多环节的工程项目,传统人工或碎片化管理已难以应对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复杂度:
· 信息协同断层,总部难控全局:项目经理各自用 Excel、微信群管理项目,进度、成本、质安数据分散在个人手中,总部需逐人索要、人工汇总,不仅耗时,还易出现数据滞后、遗漏,无法实时掌握所有项目真实状态
· 流程标准不一,风险隐患丛生:不同项目经理管理习惯差异大,审批、材料采购等流程缺乏统一规范,有的靠口头确认,有的用纸质单据,甚至出现“先施工后补审批”,总部难监管合规性,易引发执行偏差
· 资源调度低效,成本浪费严重:多个项目共享设备、人员、材料等资源时,无系统统筹则易出现 “重复采购”或 “资源闲置”,人工协调效率低,直接推高项目成本
· 责任追溯困难,问题难闭环:项目多了,质安问题、款项纠纷等情况增多,若没有统一记录,出问题时需翻找各项目经理的零散台账、聊天记录,难以快速定位责任人与问题根源
在数十位项目经理的规模下,项目管理已从 “单人管控” 升级为 “体系化协同”,需项目管理系统打破信息孤岛、统一标准、统筹资源、留痕追溯,才能避免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失控,保障项目效率与企业利润。
应用斗栱云前后效果: 一.审批线上化:效率与责任双保障
打破地域限制,提效十倍以上:审批流程全线上流转,项目经理、总部领导外出时,用手机即可签字,原需 3 天的付款审批,30 分钟内就能完成,避免流程卡顿
全流程留痕,责任可追溯:每笔审批都记录 “审批人、时间、意见”,后续查项目合规性或责任纠纷时,点开系统就能调阅,杜绝 “口头审批无依据” 的问题
非客户真实数据
二.项目全流程无纸化办公:统一规范无死角 全流程无纸化:项目所有业务单据(合同审批、付款申请、材料入库单等)均在线上提交,手机拍照即可上传附件,搜索 “2025年9月材料付款” 10 秒调出,无需再翻纸质档案
统一流程规范:统一项目上的流程规范,避免不同项目经理因管理习惯不同导致的流程差异,杜绝部分项目靠口头沟通、部分依赖纸质记录,甚至 “先施工后补审批” 的情况,让审批、质安检查、材料采购等关键环节有统一标准
非客户真实数据
三.材财务数据集中管理:精准管控经营全局 数据实时汇总,总部看全局:各项目的收支明细、付款进度、账户余额,自动同步到系统,总部打开 “经营看板”,就能实时掌握数十个在建项目的财务状态,无需逐项目催报数据
自动对账减误差:系统自动匹配 “合同金额、已付金额、未付金额、发票金额”,避免人工统计漏记或算错,对账效率提升 70%,给老板决策提供精准财务依据
非客户真实数据
四.文档永久归档:安全存储与高效追溯双保障 安全存储无丢失:系统按 “项目 + 时间 + 类型” 自动分类存储合同、检查记录、验收报告等关键文档,替代传统纸质档案,杜绝因保管不当导致的文档缺失
关联追溯更高效:检索时输入关键词 10 秒内调出所需文档,且能直接关联对应项目流程业务节点,对账或查责任时无需跨平台翻找,追溯效率提升 90%
非客户真实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