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设计阶段:虚拟建模,精准构思
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,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起与真实项目高度一致的虚拟模型。设计师通过整合建筑、结构、机电等多专业数据,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协同设计。例如,在大型桥梁设计中,利用数字孪生模型模拟不同地质条件、气候环境下桥梁的受力状态和结构性能,提前优化设计方案。同时,借助可视化交互界面,设计团队可直观展示设计理念,与业主进行沉浸式沟通,让业主 “身临其境” 感受项目建成效果,及时提出修改意见,避免因设计理解偏差导致后期返工,显著提升设计质量与沟通效率。
二、施工阶段:实时映射,动态管控
进入施工阶段,数字孪生技术实时映射施工现场动态。在工地部署物联网传感器,将人员、设备、材料等信息同步至数字孪生模型。管理人员通过三维可视化界面,清晰查看施工进度与计划的差异,如发现某区域施工滞后,可直观定位问题所在,快速调整资源分配。此外,利用数字孪生模拟施工工艺和流程,提前预判潜在风险,如在复杂建筑结构施工前,模拟施工顺序和机械操作路径,规避碰撞风险,确保施工安全高效进行,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精细化动态管控。
三、验收与运维阶段:数据沉淀,智慧运营
在项目验收环节,数字孪生模型整合施工全过程数据,形成完整的项目数字档案,为验收提供全面、精准的可视化依据,简化验收流程。进入运维阶段,数字孪生技术持续发挥作用,通过实时采集建筑运行数据,如能耗、设备运行参数等,在虚拟模型中动态展示建筑运行状态。基于这些数据,构建设备维护和故障预测模型,当模型预测到设备可能出现故障时,系统自动生成维护工单并推送至运维人员。例如,针对大型商场空调系统,数字孪生技术可分析其能耗曲线,优化运行策略,实现智慧化运维,降低运营成本,延长项目使用寿命。
添加微信 获取更多干货